同樣的以女性為主角,一起放映時正顯露出東西方文化影響
街頭女孩是一部來自埃及,紀錄開羅街頭女孩們生存故事的紀錄片,
說著他們為什麼不得已、不得不的流落街頭,遭遇了什麼事,又如何彼此依靠、
自己堅強渡過的真實人生紀錄片。
25淑女-一群女工的故事,講的是很久以前旗津渡輪-中華五號船難事件,
當時由於渡輪嚴重超載,讓本來只能搭乘20人的小艇坐了80多人,
導致許多外出工作的女孩、童工不幸喪生,
而我覺得這部片要講的其實不是女工的故事,而是在他們親人身上被看到的台灣歷史軌跡與過去。
街頭女孩算是很殘酷的在我們面前擺上一道血淋淋的菜,而25淑女則像是一壺會不斷讓我們回味的茶。
發生在遙遠開羅的這些事情,聽起來都是很不真實的,
父親要砍死自己懷孕的女兒,許多人流落街頭,連嬰兒都睡在舖著紙版的骯髒地面,
許多人從十幾歲就嗑藥、吸強力膠、濫交,暴力與危險充斥在醒著時,
張開眼睛的每一秒,這樣可怕的生活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的不停發生,
發生在他們得每天度過的日子裡頭,發生在我們看不到就以為不存在的世界裡頭。
導演花了很多時間取得了這群女孩的信任,所以她們在鏡頭前都非常的自然、暢所欲言,
也因為如此,我們這些觀眾也才能夠更進一步的去深入了解他們的世界,
以及為什麼他們會流落街頭的原因。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他們正在採訪裡面的一個女孩塔塔,
突然的旁邊的人對她講的話有意見,就開始動手動腳的吵起來了,然後更快的不知道為什麼,
他們與身邊的人都忘記了之前的爭吵,開始手舞足蹈的跳起舞來,
那種血液裡的樂觀天性是幫助他們在嚴苛環境下生存的原因,還有我們很難真正體會的民族性吧。
而25淑女的故事發生地-旗津,對我來講好像很熟悉卻又有點陌生,
常常坐著渡輪一下子就從西子灣到了旗津,但是對這個僅在高雄外海的沙洲陸島
又好像指認是在那小小的一塊地方,連經過了好幾次的25淑女墓,
都一直以為是古早年代王后的紀念碑,而不知道裡面躺著的其實是為了家庭、
為了生活努力工作而不幸罹難的一般高雄人。
裡頭有很多年紀非常輕的小女孩,有的才13.4歲,才唸國中的年紀而已,
就為了貼補家用而到加工區去上班,賺一天20元的工資,
也有很多是姊妹一起去工作卻不幸一起往生的例子,
事隔數十年,被採訪的母親仍然歷歷在目的講著女兒的乖巧、懂事,
卻也忍不住老淚縱橫的為了自己英年早逝的女兒痛哭失聲。
失去了唯一女兒的老父親,講著那一年,因為家裡環境不好而休學去工作的女兒正想要重新去唸夜間部,
滿懷鼓勵的父親卻料不到女兒再也沒辦法去讀書,至今他還是三不五時的會到女兒的墓前,
去悼念這唯一的女兒。
有些傷痛是時間也彌補不了的,這部片正好就是台灣早期社會的縮影,
看到的不只是25淑女的故事,也是很多經濟奇蹟後面的不為人所知的血淚史。
文化差異除了是反映在親屬關係與社會結構,
另外一點則是對於紀錄的觀點選擇與技術差別上,
「街」片中有相當多的夜景與昏暗的街頭景色,但是畫面呈現出來的質感與顏色都很不錯,
收音也很乾淨,表示拍攝團隊除了運用比較好的攝影設備,
相關的燈光與收音器材的規格可能都很浩大,不是一台DV一個人就拍的出來的。
「25」則在這方面比較吃虧,除了畫面質感較遜,
剪接時忽略安全框與上字幕的技術缺失都是造成觀賞時較為吃力的地方,
而這些先天上的不足,可能是所有從事影像創作人的痛,
大家都想用更好的設備更好的器材,但是大量的支出卻又難以負擔,
只好盡力在兩難的處境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接下來即將起跑的女性影展,會有更多以女性為主、或女性觀點的影片展出,
可以提供更多好的作品與選擇給大家。
- Nov 02 Fri 2007 01:30
街頭女孩 25淑女-一群女工的故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