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令人好奇的是電影背後成型的原因和社會背景的影響

本片的情節其實很簡單,也很老套,
茱蒂佛斯特所飾演的電台dj,在一次和未婚夫外出蹓狗的途中,被一群暴徒攻擊,
未婚夫不幸喪生,他自己也飽受凌虐,然後他買了槍來讓自己安心,
也陰錯陽差的從被動轉為主動的展開了復仇與報復的行為。

除了茱蒂福斯特飾演dj還有衝擊效應的泰倫斯霍華飾演關鍵性的警探,
故事整個簡單明瞭易懂,背後的製作團隊卻很厲害,
由奧斯卡獎得主【亂世浮生】編劇 尼爾喬丹所執導,製片則為【駭客任務】三部曲【V怪客】的喬西佛,
同片卡司尚有納文安德魯飾演茱蒂佛斯特的未婚夫、瑪莉史登伯格則飾演她於電台上班的上司,
還包括奧斯卡獎得主攝影指導【大河戀】菲利浦羅瑟洛,
以及奧斯卡獎提名場景設計師【愛在心裡口難開】克莉絲蒂席亞。

就是有一群很厲害的人來拍這部電影的意思,但是,為什麼?

看這部電影時我一直想的是為什麼這種類型的片會層出不窮,還吸引這一群人來參與,為什麼呢?
這種以暴制暴的黑色電影有那麼強烈的需求與被認同嗎?是因為有很多雷同的經驗發生在現實生活裡,
使得民眾的強烈不滿只能發揮在電影之中嗎?

好吧!既然我無可奈何,法律跟現實都制裁不了你,那我在電影裡頭過過乾癮總行吧!
於是類似的電影為了滿足觀眾的胃口和需要被一再複製、貼上,
換湯不換藥的配合實事與不同世代的明星來演出,這代表的不只是電影票房的受歡迎元素,
而是現實生活投射上的反應。

片裡頭有一幕讓我連想到「失控的陪審團」一片中探討的主題,槍枝的氾濫,
片中茱蒂為了買槍防身跑到了槍支專賣店,因為他沒有執照老闆不肯賣給他,
但是他還是由別的管道買到了手槍,也因此推動了一場殺戮與復仇的進行,
過度的自由帶來的恐怕是難以承受的後果,槍枝的氾濫真的很可怕,今年好幾起的重大校園屠殺案,
就是槍支過度容易取得而造成的,美國有另一支紀錄片,就是深入的探討校園槍支氾濫所影響的層面。

回到電影,這部片中有兩段是很特別的,
其中一段是導演交叉剪接了茱蒂和未婚夫的做愛過程與醫療手術的過程,
同樣的撫摸與相似的動作,卻是截然不同的的感受與經過,是很對比,鮮明的去刻畫
受創過程與失去帶來的痛苦的一種手法,很特別,很有意思。

還有最後泰倫斯霍華飾演的警探,他的行為也是另類的顛覆了觀眾的猜測與既有想法,
達到另一種形式的滿足觀眾需求,但我在思考的還是原因,為什麼?
真的是美國觀眾的胃口需要如此被餵食,還是這只是編劇、導演的創意手法。

很奇怪,台灣好像很少有所謂的槍戰、警匪電影,是因為太不真實嗎?(槍支不多?
)還是場面太難控制?印象中除了早期的軍教片,很少有大型的槍支對戰場面,
電視劇裡頭反而還比較常出現,台灣霹靂火、情義之類的,而且劇情裡面槍也跟美國一樣,
不管你本來是賣米還是賣化妝品的,總是人人有槍,彈無虛發。

為什麼?



很標準的好萊塢商業續集電影,該有的都有,卻顯得疲乏

終極警探橫跨多年,我從小看到大,布魯斯威利也從有頭髮演到了沒頭髮,
過程中幾個不變的元素依舊,像片名DIE HARD難死一樣,約翰麥克連總是歷經艱辛,
滿身浴血的和一大群人對幹,總是傷痕累累、孤軍奮鬥,但一定不會死,也一定會成功,
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敵人依舊,不管多厲害、多聰明,都會回到死要錢的路上,
然後被約翰麥克連痛扁一頓之後,天下太平。

配合時代的改變與科技發達,每一集的場面都越來越浩大,
從高樓大廈、機場,市區,到現在的網路駭客時代,連片名都配合軟體慣例,改成了4.0,
他的敵人越來越利害越強大,而嚇死人的電腦特效也越來越不手軟,什麼可能都有可能,
直昇機公路追逐,炸掉白宮、全美大停電,編劇想了一大堆的可能灌到4.0裡頭,
但是反而使的過多的動作場面稀釋掉劇情與整部片的張力,讓觀眾看的很疲乏而沒有新意。

每一集都會有一個新搭檔,3是山姆傑克森飾演的黑人老闆,
這一集則是校園電影常客出身的宅男駭客,約翰麥克連是電子殺手,遇上了新型態的網災,
當然得搭配電腦高手,而他也適時的扮演好綠葉角色,讓氣氛獲得舒緩與增加笑果。

這部電影裡頭有一樣很特別的是,相當的國際化與跨國籍,
有在「東京甩尾」中出現的東方臉孔演員(韓國?),飾演老大的印度裔演員(我愛貝克漢中好像有出現?)
越南血統發跡香港的Maggie Q,她也是我覺得全片中最突出的焦點之一,
臨死前的回眸應該是導演送她的大禮了吧,很加分,
而她也是4集中唯一能痛扁布魯斯威利好幾次又打不死的女人吧。

這一類的續集電影總有點叫人又驚又愛又怕,想看喜歡看卻又怕出來很濫,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有很多動作場面和高科技特效的電影,布魯斯威利依然神勇,
滿身是血的帥氣打擊罪犯,劇情的部分是稍嫌薄弱沒錯,
但是喜歡大場面刺激動作片的人應該能得到很大的滿足與享受,是商業賣座片的好典範。

續集電影,近年來越來越多見好就拍的續集片,
而且從魔戒開了三部曲的先例後,好像沒有拍到三部片就不夠完整的感覺,
蜘蛛人、神鬼奇航、神鬼認證、紛紛拍到三集而且票房大賣,所以第四集也很有可能即將到來吧。

而近幾年國片市場一直不振,能拍出電影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談到續集是很困難的困難,
只有少數新紮師妹系列的港片有續集,而記憶中好像也只有無間道一次拍了三集,台灣的話,
朱延平的郝劭文兒童電影系列也算是續集電影中的一環吧,希望看國片的人變多,
票房變好,讓每一部電影都有可能拍續集電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onews 的頭像
    nonews

    nonews的MUMU

    no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