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齣看著戲中鬥爭,戲外母女、師徒合作的新版豪華豫劇
這是國光豫劇隊2007的新編歷史豫劇,講的是慈禧與珍妃的清朝宮庭鬥爭,
也是清末歷史的一段折射,和以往的傳統戲曲不同的是,去除了完全虛構的人物故事、
改以真實的歷史事件轉編為戲曲,也因此在本劇中呈現了大量的歷史事件,
包含了明治維新、戊戌變法、義和團、六君子、康有為、李鴻章等歷史人物。
這齣新編的豫劇在服飾上的呈現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換景,
劇中的人物角色便會換上不同的服飾,而且每一套都極為精緻考究,連串場的歌隊、仕女等也都一樣,
由此細節就可見得豫劇隊的用心和在戲曲上下的功夫。
看「慈禧與珍妃」時有種很現代化的感覺,雖然演的還是古裝戲碼,
但整體的感覺卻很現代,有種看大陸時代劇豫劇版的感覺,融入了現代戲劇的舞台佈置與燈光手法,
傳統戲曲的發展與可能性都更加寬廣了,傳統以演員為主軸的戲曲文化,
也在時代和新觀念的影響下加入了更多創新的元素與搭配,讓整體性更豐富,畫面上的視覺變化更多元,
卻也保留了本來的好傳統,我始終認為的,傳統戲曲主要是用耳朵聽,眼睛是其次。
特別的是除了豫劇皇后王海玲老師依舊擔任要角-慈禧,她的得意門生蕭揚玲飾演珍妃,
女兒劉建華也飾演光緒皇帝,本劇中的三個要角除了在戲中是親戚互有牽連,戲外他們也是關係匪淺,
也因此在看戲時總有一種特別的趣味與期待,
對光緒(劉建華)來說,慈禧(王海玲)戲裡戲外都是她的媽媽,
對蕭揚玲(珍妃)來說則是一個是老師(慈禧)也是敵人,是師妹也是夫妻。
當然這樣的關係對專業演員的表演是沒有妨礙與差別的,
只是對觀眾來說有種不一樣的感覺,而文化中心的演出,觀眾群除了喜愛傳統戲曲的老先生、老太太們,
也多了很多年輕的族群,而且幾乎座無虛席,看到的時候是滿開心的,
因為這是屬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寶貴的一環,能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是很重要而且必須的,
所以很開心有那麼多觀眾來看豫劇。
而國光豫劇隊也將於97年度推出元末清初四大傳奇之一的「拜月亭」,
是由汪其楣老師擔任編導,雙生雙旦是國內最頂尖的優秀戲曲演員王海玲、朱陸豪、朱海珊、蕭揚玲等人
擔綱演出,將以新穎卻保留原味的手法呈現著名的「曠野奇逢」、「招商偕偶」、「皇華悲遇」、
「幽閨拜月」等折子,喜愛傳統戲曲或是不曾接觸過傳統戲曲的人,
都是可以藉此好好深入戲曲之美的難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