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誰眼中的中國印象
紅色角落講的是是外國人在中國大陸時遇難的司法情境片,
當年只知道他被禁演,其實不太曉得他提到的內容是什麼,而在去過一趟北京再回來之後,
我所想的卻是,當年他們所呈現出來的,究竟是誰眼中的中國印象呢?
美國人的,在美國的大陸人的,還是中國大陸想塑造出來的?
或者其實根本就像DISNEY的花木蘭一樣,
是拼貼式的中國印象。
影片中的故事其實我覺得很單純,只是時空背景換到了大陸,也沒有要刻意貶低他們的意思,
就是說李察吉爾到了中國,因為利益的關係捲入了一場政治風暴,然後被關到牢裡,
得跟白靈一起攜手合作來面對大陸的司法制度。
當然無可厚非的會提到一些不公平跟黑暗面,
而這是不管在哪都會出現的,當時大陸的全面抵制反而達到意外的宣傳效果,
讓大家更注意到這部電影,也更去關切到那些不公平跟不合理的部分。
但其實這部片很中規中矩的在說一個故事,也很厲害的在美國搭建起一個假的、
想像中的中國城,再加上一些當時運用管道拍攝而成的真實中國街景,
讓故事裡頭的環境更加的完整與真實,是部在早期來說算很用心的關於東方的小品,
而且裡頭也可以看到白靈當時還清純跟現在很反差的模樣,
他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女星前進好萊塢有闖出名號的第二名吧,比他早又獲得更大成就的是陳沖。
近期台灣有一部由公視出資拍攝的連續劇,講的是台灣外來文化的,非常值得推薦,
別再叫我外籍新娘,很值得一看。
夠吸引人就成功一半
預告與海報上驚聳的提著關於23的種種巧合與故事,911、鐵達尼、廣島原爆….
加上我認為真的很會演的金凱瑞,就很想看看究竟這部電影裡葫蘆賣的是什麼藥,
到底會提出如何特別的解釋。
然後看了才知道這部電影講的不是跟23有關的故事,而是因為23發生在金凱瑞身上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與方法很特別,都是先勾起你的興趣,然後隨著書中的情節帶到另一個故事線,
發展另外一個故事中的故事然後再跳脫回原本的現實,就在虛實之間交錯
,再不斷的藉由口白和新增加的線索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推翻先前的故事。
當然,還會不斷的加入新元素來吊一下胃口,有點像玩惡靈古堡之類的遊戲,
一關闖過又一關,還有些隱藏關卡跟隨機出現的CG動畫。
可惜的是劇情的張力不是很夠,雖然演的好像很豐富,很用力,
但是和一開始塑造出來的氣氛有點落差,而且過多的支線反而把應該緊繃的情緒拉的支離破碎,
剛要集中就又被拉開,而所有關於23的預告,就都變成只是一種符號,
一種像要把魚(觀眾)拉出來的餌而已,但是跳脫掉故事本身的限制,
在演員的演出和電影創意上面,靈異23還是有很不錯的表現。
而吸引人進戲院看電影這點,真的是我們該好好學習的,
不管透過任何手段,我們都的確該讓觀眾願意買票進入戲院看電影,
有觀眾才有票房,有票房才有市場,有市場才有好電影,
才能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和創造更多的可能,
這是老生常談,但是我還是要每次都談。